其實沒有人能準確回答這一個問題,發動機在什么工作狀況下用多少點火能量汽車工廠存儲于ECU的只讀存儲器ROM中。
ECU只讀存儲器ROM中存有500多萬組數據,這些數據大多數是通過各種實際工作情況實驗測量優選得出的。發動機工況千變萬化,ECU要根據各傳感送來的信息計算尋找出只讀存儲器中與現時相同(或.接近)工況的數據,發出噴油脈寬、點火提前角、閉合角(點火線圈充電時間)指令。
一輛車發動機的綜合性能,很大程度取決于ECU的數據編寫程式,工廠不會公告數據,屬知識產權范疇。
但是有關點火能量的學術研究成果是公開們的,寫在教科書上。所以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對發動機點火能量作出正確的認識解讀。
A 、在燃燒條件良好的情況下,成功點燃混合氣的跳火能量為0.3mj就可。(0.0041868mJ=0.001卡)
傳統機械觸點點火線圈初級能量可達50mj,電子無觸點點火線圈初級能量可達100mj以上。
當點火線圈初級能量可達100mj以上時稱為高能量點火,現代電噴車都用高能量點火。點火線圈初級能量達到200-300mj或更高稱為超高能量點火,多用于稀薄混合氣技術發動機(環保,日后發展趨勢),壓縮比在13:1,空燃比25:1。
B、點火能量大小由ECU根據發動機工作狀況控制,與噴油脈寬類似控制點火線圈初級電流通斷時間。
控制點火能量大小的目的是既可保證成功點火又可保護各種元器件。例如火花塞、分電器、點火線圈初級、點火模塊等等及感少電磁波幅射干擾。
C、其它條件不變時,加大點火能量只是提高較濃或較稀混合汽混成功點火概率,所以對于怠速、低速更有利。
D、點火能量達到一定值后,點火能量大小不會影響發動機功率(燃燒速度), 即所謂的增加馬力。
很多人對此有誤解,認為。點火能量越大燃燒效率越高,其實是點火成功與不成功的問題。
E、燃燒的速度(效率)主要取決于混合汽的濃度、溫度、壓力,及氣缸內混合氣擾流速度,這個理沿用了100多年,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改變這個事實。例如同樣的點火能量,北方冬天發動機溫度不足,使燃燒效率低,油耗上升。
混合氣溫度越高,分子動能越大燃燒的速度快,一點即著,高到一程度甚至自燃即點火能量為0,所以,發動機轉速越高溫度也根隨增高,用較小的點火能量即可。
F、假如混合氣濃度不在著火區,點火能量再大也無法成功點火。
G、點火失敗原因:1. 混合氣在濃限或稀限區2.火花塞斷火。
二、火花塞的能量轉換特性
只有把火花塞電能轉換成熱能的工作特性弄清楚了,才能正確解讀點火能量。
A、火花塞跳火由電容放電期(1-10微秒左右)溫度達60000K(色溫單位K=℃+273.15)。,及電感放電期(..量:傳統約0.7ms無觸點大于1.2ms) 溫度達3000K。
B、正常情況下混合氣由火花塞電容放電期點燃,當混合氣成功點燃后電感放電期對輸出動力沒有存在的實質意義,只會加速火花塞電極的燒蝕。就如我們啟動發動機扭鑰匙,著機了還在扭住不放手一樣多余。
當電容放電期不能成功點火時,電感放電期持續的火花延續點火,適當延長火花期還有利于殘余氣體燃燒,有利環保,這是它存在的目的。
C、火花塞電極形狀對跳火電壓及放電時間有影響,但変化量不大。反而發動機工況對跳火電壓及影響甚大,不同的工況跳火電壓可達6、7kv變化之多。
跳火電壓是個變量,其它條件相對穩定時,只要影響因素是壓力及溫度。
D、火花塞間隙跳火前如同穩壓二極管(拑位),雖然點火線圈可輸出幾萬伏高壓,但到達擊穿電壓時點火線圈電壓就升不上去了,跳火后如同一個電阻,點火線圈的剩余能量通過這個電阻泄放,產生持續的火花。
E、火花塞間隙小,電極吸熱作用使間隙中的混合氣體溫度難上升,不易著火,過小就進入淬火區。
火花塞間隙大,跳火能量上升(電壓增大),但壓力高溫度低時容易發生擊不穿混合氣(斷火)現象。
火花塞間隙在0.7mm-1.2mm之間,點火線圈能量大間隙也適當增大,對提高點火成功率有利。
F、火花塞能量來自點火線圈,所謂有高能量火花塞實是無稽之淡。
不管用何材料制造火花塞電氣性能是一樣的,只有使用壽命不同。
火花塞二個電極都是導體,其間隙中的混合氣為負載,原理如同在相同的條件下,使用銅導體線或鐵導體線去連接一個相同電阻的負載時,所通過的電流是相等的,即轉換的熱能大小一樣。
G、貴金屬(銥、鉑...)有較低的電子發射勢壘,所以跳火電壓比普通火花塞低,互換時貴金屬火花塞間隙應略大于普通火花塞間隙才匹配。
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有:
A、 點火線圈輸出能量不變時,火花塞擊穿電壓越高,火花塞電容放電能量越大,則電感放電火花期變短。
B、 點火線圈輸出能量變大,火花塞擊穿電壓不變時,則電感放電火花期變長。
重要提示:點火能量大小不會影響發動機混合氣燃燒速度的理解為
100mj與150mj能量通過火花塞時,火花塞電容放電能量相等,時間也相等,電感放電火花期時間長短不同,即在相等的時段內所發出的熱功相約。
三、點火線圈能量
點火線圈即高壓變壓器,簡單工作原理: 變壓器初級電流變化引起變壓器內磁通量變化,次級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(高壓)。
有兩種點火方式:
A.。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
點火系統產生高壓前以點火線圈建立磁場能量的方式儲存點火能量。
特點:靠斷開初級線圈電流產生點火電壓,火花持續時間長。
B.電容儲能式點火系
點火系統產生高壓前,先從電源獲取能量以蓄能電容建立電場能量的方式儲存點火能量。
特點:靠電容通過初級線圈放電產生點火電壓,放電能量大,時間短,可在一個燃燒期作1-3次跳火。
根據實驗正實,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更適合家用轎車發動機,所以汽車基本都采用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,而不是成本及技術原因。
電感蓄能式點火線圈其輸出負荷為50PF時(火花塞電極默認電容)時,次級電壓上升時間一般為10s~50μs,幅值在35kV左右。
點火線圈初級電流按指數曲線規律上升,通電時間長電流大。點火線圈初級電流越大斷開時輸出能量越大,電流越小斷開時輸出能量越小。ECU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對點火線圈能量的控制。
點火線圈并不復雜,設定點火線圈..能量后,可根據電工學公式計算出各項參數進行試制后定型生產。
四、 探討結論
清華大學研究說明,傳統點火改為高能點后功率提高不足4%。
現代電噴車都用高能量點火系統,我們改裝點火能量還有多大的提升余地?
為什么提高點火線圈能量后或多或少都有表現?
點火能量是否可增大到1000MJ,上限是多少?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多大?
..諷刺的是廠家要控制點火能量的輸出不要過大,而改裝者卻越大越好。